规划蓝图:邓小平提出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为此,要进一步摆正农业的经济地位,依靠科学,增加投入,保持农业稳定增长,必须继续深入进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切实帮助贫困地区逐步改变面貌,必须加强和改进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这些方面的具体方针、政策和措施,经党中央、国务院审批后,以中央1986年一号文件公布。

在这次会议结束时,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就农村改革形势与发展前景、坚持改革与深入改革、一部分人先富的政策与共同富裕的目标、商品经济与发展合作制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阐明。

会议最后强调:

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全局至关重要,对实现20世纪末小康目标更具有决定的意义。

中央已经为农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政策,只要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密切协同、奋发努力、坚持改革,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依靠亿万农民的创造奋斗,农村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定会更加繁荣,全国农村一定会出现崭新的局面!十三大确定三步走战略

1987年10月25日上午,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邓小平主持了这次大会。

代表们肩负着全党4600多万党员的重托,胸佩红色的大会出席证,喜气洋洋地从各个住地,来到人民大会堂,出席大会开幕式。

在大会主席台前排就座的有,邓小平、李先念、陈云、胡耀邦、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乌兰夫、万里、习仲勋、方毅、田纪云、乔石、李鹏、杨尚昆、杨得志、吴学谦、余秋里、胡乔木、姚依林、倪志福、秦基伟、陈慕华、陈丕显、邓力群、郝建秀、王兆国、王震、薄一波、宋任穷、王鹤寿等同志。

9时,邓小平宣布大会开幕。军乐队高奏《国际歌》。

中央负责人在报告中指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至此,党的“十三大”确定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设想。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积极而又切实的重大决策,体现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辩证统一,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事物发展从量变到部分质变、再到质变的辩证发展过程,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规划蓝图:邓小平提出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