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皇帝的日子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一颗大白菜-奇迹小说家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只要能在考评官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的事情就算第一场考过了就能拿到初级工匠的职称。没考的过直接淘汰只能拿学徒的职称,后续的两场考试也不能参加了,如果表现得特别优秀则可以破格提拔为中级工匠。

第二场则是自由发挥,每个人做一件能够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产品,限时3天内完成交给考评官评分。12位考评官各自单独评分,最高可以给10分最低给0分。最后所有考评官的分加起来算是这名工匠的成绩,总分100分(统计成绩时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 

得分60分以上为中级工匠,80分以上为高级工匠,满分则为大匠。

第三场则是文试,考的是理论知识工程制图以及对自己所学技艺的原理进行概述和总结。鼓励发明创造,发明了新的工艺或者对原有旧工艺有较大的改进又或者创造了新的事物,考官审核后可以酌情加分,如果贡献特别大可以直接破格录取。

第三场考试通过则获得大匠职称,成绩特别优秀的获得少造作职称。

少造作以上的职称则需要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有较大贡献才可以获得,无法通过考核直接获得。

整场工匠技艺考试持续了五天才结束。参加考试的工匠很多,种类也是五花八门,给考评官的评定增加了很多的难度。

由于这次考试准备得很仓促,有一些照顾不到的地方,铁匠、木匠、金银匠以及其他的手工艺者的考试比较好制定标准。对于那些泥瓦匠、烧窑匠之类的就不好制定标准了,总不能一人盖栋房子看谁盖得好或者现场烧一窑石灰或者瓷器吧。

虽然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本次考试虽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考试成绩很大的程度受到考评官的一主观因素影响,但也基本上做到了公平公正,遴选出了很多有用之才。

一共选出大匠3人,高级工匠21人,中级工匠1532人初级工匠1221人,学徒工306人。这次考试没有选出少造作,工匠的文化水平大多都比较低,绝大多数的工匠连字都不认识,要在这样一群人中挑出一个科学家级别的人才出来确实不太可能。

大匠三人分别是:

火器司张海生密云人41岁,是一名优秀的铸炮匠也是一名优秀的炮手,精通几何学和冶金。

火器司刘日升通州人33岁,是一名铁匠,擅长制作鸟铳,手艺极为精湛,第二轮考试被12名考评官全部打满分直接定位大匠。

石灰窑厂王窑生京师本地人43岁,是一名烧窑匠,因为制作出水泥贡献巨大,被破格评为大匠。

高级工匠21人火器司占据了12人,甲胄司占据6人,武备司占据3人。基本上是对技术要求越高的部门占据的高级工匠越多。

高级工匠大多都是一人精通多门技艺之人。放到后世基本上相当于6-7级钳工的水平,大匠则是8级钳工或者是高级工程师的水平。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我在大明当皇帝的日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