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平儿

主角:阮玲玉张爱玲陆小曼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然而更真实的情形是,当时为阮玲玉着迷的人何止千万。她有一只小藤箱,里面装满了青年男子给她的信,她既不加以嘲笑,更不忍心将这些痴心人的信撕毁,她把它们藏在一只藤箱里,上面加了把锁,还贴了一张纸,写着“小孩子的信”。

为什么这么多人的热爱不能让她想到自己如此之短的一生原本也可以很长呢?我翻遍有关的资料,认为:阮玲玉虽然在人前骄傲矜持,姿态优美有度,却始终是一个弱势的人。弱势,并不是因为她的性别或是她的生计,而是她的心理生存能力的缺失。

正是这种缺失,把她带入了自己很难走出的一种心理生存困境。

从表象看,阮玲玉的问题由男人引起。但从问题演绎到放弃生命的逃避,却由于阮玲玉自身的精神封闭和心理弱势。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条煎熬着自己的河,她受自己的局限,不懂得如何化解。换了张爱玲,会去找街景的沸腾,这个时候市井人声对虚无的心灵就像是彗星和月亮聚在一起撞击,这是一种令人欣赏的精神姿势,这姿势里应该有一种感动炽热地涌现出来,如同巨大的痛楚或巨大的欢喜都是一种身心的感悟,在抒发自己的真实存在。所以,张爱玲从一棵生命极为微小的小草上,也可以看到它那被赋予了的尊贵。并且深信那尊贵的美在大地存在。

然而阮玲玉不是张爱玲。阮玲玉把希望寄托在对男人的幻想上。期待,就成为她心河上的利刃,让生活本身透出了悲凉,却无法阻截生存的焦虑和空虚感。于是,她的生活就很容易出现蝴蝶效应:一只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由于客体的原因发生了变动而被放大,最终导致一场风暴。

也确实如此。阮玲玉***的直接诱因无非是唐季珊移情别恋,这自然是叫人难过的事,但这种难过却不至于放大到丧失一切的悲苦程度。如果她知道十多万人挤到万国殡仪馆瞻仰她的遗容;出殡那天,灵车所经过的街道两旁,三十多万人为她送葬,她还会如此轻率么?

“我死了,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好快乐。”阮玲玉在遗书中对唐季珊说。

看到这些话,我很难理解阮玲玉是真的想放弃生命,这些话给我的感觉更像是阮玲玉拿了自己的生命作赌注或是武器在试图挽回自己想要依靠的男人。一个经不起风经不起雨的女人,生命是她最后的保护了。这是女人们的善良和单纯。如此的女子,又如何能接受:人生从来就不是单纯的,人性从来不这么单纯!

单纯是女人的本色,也是一种品质,但不是生存的通行法则。只是依靠本色生存的女人,很难形成自己的理性来反观别人的生存经验补充自己。而盲目又惯性地依靠自己的本色,更会带来心理生存能力的弱势和缺失。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