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唯一

唯一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另邦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于是我花了半年时间,复习俄语,又考下了国际汉语教学资格证。教中文的收入,自然赶不上之前的专业,但养活自己绰绰有余。母亲开始仍不赞成,但最终没再坚决阻拦,只是叮嘱我,要劳逸结合,注意定期体检,如果有任何复发的苗头,一定第一时间回国治疗。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我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时,还是惊讶于它的空旷。除了市中心的商业区,你很少那找到国内那种熙熙攘攘的氛围。但这种空旷反而创造一种呼吸的空间,我发现自己二十多年来,从未感到如此的放松。

在老城区,我看到许多灰白色外壁的混凝土房子,和新城区那些反射着明亮光线的特种玻璃建筑,生成强烈的对比。问过当地人才知道,其中一些是早在六、七十年前建造的——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这里还被叫做苏联。

父亲曾来看望过我一次,说这里的气候,让他想起小时候在东北的故乡。反而是现在真正回老家的时候,那儿的天气让他感到陌生。

他跟我说,他的曾祖父,也就是我爷爷的爷爷,本是山东人,无奈连年遭遇灾荒,只得背井离乡,闯过山海关谋一出路。到他爷爷那一代,计划经济造就了东北的工业崛起,家乡一度成为“共和国长子”。而他父亲则赶上市场经济转型,曾以为可以依靠一辈子的大树,最终不过是尊泥菩萨。他自己则选择了出走,来到我出生的那座南方沿海城市,学习、工作并结婚生子。

“现在全球变暖,经济又开始向北方城市转移,他们不用因为担心堤坝溃决,吓得晚上睡不着觉。真可惜没法开个几十年的平行实验,不然你说有没有可能,你没离开老家反而会过得更好?”我问他。

“傻姑娘,不是所有选择都需要靠实验来评判,”爸笑了笑,“再说,真那样的话,不就遇不见你妈了?”

后来他给我看了一些照片,是在山东东营拍摄的——黄河在那里入海。我看着它们,想象这条大河如何从青藏发源,时而分岔、时而汇聚,时而清澈、时而浑浊,一路奔涌而下,偶尔徘徊,但从不回头。

后面的故事你都知道了,但我想说的是,或许我表面上有些冷漠,但内心真的不像看起来那样不解风情。你写下的信,送给我的书,还有模仿我相貌堆的但其实奇丑无比的雪人——你做过的一切,我怎么会看不到?又怎么会看不懂?

说实话第一次收到信时,我还蛮惊讶的,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用纸笔写信?但看完之后,我被里面的文字迷住了。抱歉我不想显得对某些职业有刻板印象,但我确实从未见过像你一样,如此热爱思考抽象问题的销售人员。你写过的文字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一段:

“所以我从不会跟客户说,平行仪可以解决他们生活中所有选择的烦恼。因为选择并不总是关于权衡利弊,像把数值带入现成的公式,然后得出最优解。它本身也是一个下定决心的过程:我们要选择信奉怎样的价值,对哪些人和事物投入感情,许下什么承诺......最终选择自己成为怎样的人。我愿意祝福每个平行时空中的自己,但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还是会选今天的道路,因为我熟悉的一切都存在于这个时空中,我正在经历的生活,就是我唯一的生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唯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