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内幕揭秘精彩章节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23-10-30 编辑:小编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也容易触及一些单位、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引火烧身。

既然别人采写都没报出来,我写的就能报出来?

我动笔写了好几个开头,都担心无法发表而使劲撕碎。当时真是心乱如麻啊。写,可能是黄鼠狼没打着,惹一屁股骚;不写,眼看着很多人继续上当受骗,于心何忍?

当日是个星期天。入夜,我走出家门,打的士来到海边一个酒楼里,一边喝酒,一边眺望着夜海中时明时灭的灯火……

巧合的是,邻坐是一家三口,父母正为明天要去昆明“上班”的儿子饯行。父母满心欢喜,儿子心花怒放。他们越是高兴,我越是苦不堪言。

说还是不说?

说了,很扫兴,别人不一定相信;不说,见“死”不救,太不道德。

思忖再三,我端起啤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转过身去,掏出记者证亮了亮,一家三口不知我是何意,待我说出“王华悲剧”,他们都半信半疑。我恳切地说:你们不必急于下结论,我建议你们将机票改签一下,等下周四3月9日(我刊逢周四出版),看了我的报道之后,再做最后的决定。

回家后,我的思绪像潮水一样涌流,手指在键盘上敲出噼噼啪啪的交响。六千来字,一气喝成。等写完之后,已经是第二天蒙蒙亮了。由于思想高度兴奋,一点也没觉得困,只是站立身时,腰像断裂似的疼痛。手拿一叠打字稿,我心里仍然忐忑不安——要是领导不签发,可就白费蜡了。

《东北之窗》创办于1989年底,由邓小平亲笔题写刊名。周刊社是大连市(副省级)的正局级单位。逢周四出版。而周一、周二是编辑、制版最忙时间,袁总编一般都是坐在出版部看大样。

3月6日(周一)上午十点来钟,我到周刊社上班,未回办公室,直奔出版部。袁总编正在那儿看稿。

我打了一声招呼,简要说明了一下我采写的稿件,然后把一叠稿件双手送到他的面前。袁总编平静地接了过去。

因为稿件较长,我不便在旁边等候,就回自己的办公室,处理本部门的稿件去了。

半个小时过去了,没有动静;

一个小时又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

王刚义打来电话,问进展情况,我只能说:老总还在看,可能性不大……话筒里,传来了一声声叹息,我的脸顿时火辣辣的。

快到午饭时间,我再也坐不住了,就去出版部想问个究竟。走到门口,出版部里出来一个人,我向她打听,她说:老总已经批了,现在正上机制版。老总正为这期缺少打头的稿件上火呢。——《东北之窗·周刊》与《北京青年·周刊》类似,征订之外,主要靠每期的市场销售。缺少打头稿件,《周刊》送到报刊亭,就没人卖。看到你的稿子,他高兴地说:余音救了这期的《东北之窗》!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传销内幕揭秘精彩章节在线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