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砚瓦,沈婉佳小说阅读 陶砚瓦,沈婉佳小说陶砚瓦沈婉佳

发布时间:2023-10-30 编辑:小编

尚济民嘴里哼了一声,头也没抬,手里的笔尖在飞舞。

尚济民的字不错,十分流畅、飘逸、洒脱。而且经常用繁体,基本是草书为主。有时草得很厉害,年轻人认不全,就几个人猜,猜也猜不出的时候,就有人来问陶砚瓦。一般情况下,陶砚瓦能够解决问题。但个别情况也有,陶砚瓦也认(猜)不出了,就大致按上下文的意思顺过去算了。记忆中好象还没有人去当面问他本人。谁去问?是你没水平还是领导字写得不好?

在陶砚瓦看来,说尚济民的字不错,是以领导的字、非书法专业的字为标准说的。实际上说白了无非是“聪明字儿”,亦即钢笔字就这样写,换成软笔,也写得很流畅而已。如果较一较真儿,他不习帖,不师古,不遵法度,没“体”,草也草得很随意,需要提升的空间很大呢。

当然,陶砚瓦这样想,却从未当面向本人说过。

反过来,陶砚瓦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机关号称最懂书法。但在尚济民眼里,不过尔尔。他心里从不认为陶砚瓦的字好,也从未在人前评论。陶砚瓦知道,他不肯定就是不太认可。但这个不认可恰恰是激励、是鞭策,是动力。

尚济民倒是肯定过陶砚瓦的诗,而且至少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大会上,也忘了是什么话题,他说到“我们砚瓦同志有首写老娘亲的诗写得不错嘛!”

第二次是在接待总理来机关视察,总理和司局级以上干部一一握手并合影,到了陶砚瓦这儿,尚济民向总理介绍说:“这是我们的诗人陶砚瓦。”

总理伸出手笑着说:“诗人好!”

陶砚瓦感到受宠若惊,握着总理的手说“总理好!”

别看这么随随便便两句话,却给陶砚瓦留下深刻印象。他应该是一生也忘不了。

尚济民讲的那首“写老娘亲的诗”是这样的:

爹娘是我眼中佛,朝霭春晖报未多。

千里烧香寻古庙,何如敬此两弥陀。

这是陶砚瓦迄今为止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诗。也是他写得最多的一首诗。这首诗还被作曲演唱,甚至多次有专家建议编入小学课本,推荐上春晚等等。有个书友当面告诉陶砚瓦,说把他这首诗抄在一张四尺宣纸上,挂在他弟弟在甘肃开的画廊里,标价一张一万,已经卖了一百多张。

陶砚瓦从中学时代开始写诗,一直没有中断。至今已出版两本诗集,总量大概有五六百首,实际可能有近千首。为什么是两个数字呢?因为前面的数字应该叫五六百题,有的是一题一首,有的是一题多首。陶砚瓦有个习惯,常常心潮奔涌,先成一首,意犹未尽,再续前篇,有时是三章,有时五章六章。他最多的一次,写《乡忆绝句24首》。所以真要统计,就有了两个数字。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陶砚瓦,沈婉佳小说阅读 陶砚瓦,沈婉佳小说陶砚瓦沈婉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