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再生于明初

再生于明初

来源:阳光

状态:已完结

作者:早点包子铺

主角:刘璎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这种船可以装货也可以载客,船上有客舱,吃饭休息都没问题。客舱的后面船尾部有个驾驶舱,高高的,其高度远高于前部,这是行船的技术需要。道理很简单,船只的驾驶员需要视野开阔,以避免触礁搁浅等事故。驾驶舱必须在船尾,因为船舵在那里,为了操舵机构简单可靠,操舵的位置就在船尾,这是船尾舱室建筑最高的原因。这两艘船都是同样的规制。他们带来的虎蹲炮体型小,重量轻,可以安装于船的前部或中部。

每条船上都有一个船老大和两名船工,这是江河行船的需要。小河道狭窄,不能使用风帆,动力靠水流和撑篙,逆水时靠拉纤。船上的两个船工就是撑篙的,在船的两侧都有一尺宽的通道就是船工撑篙行走的。在江河需要拉纤的路段,都有专门的纤夫可以雇用。

他们选择稍大一些船只也有考察水路的意思,因为到搬家的时候,家眷和生活物资很多,需要载货量大的船。当然也是为了使用火炮,太小的船是不敢架设火炮的。

有的读者可能要问,这个年代有火炮吗?答案是有,并且用于作战的火器在宋代就有了,不同年代的炮也只是性能的好坏而已。

事实上明代是火器获得较大发展的时代,比如此时朱元璋拉起来的队伍就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在此后扫平群雄夺天下和后来的北伐扫除元朝残余势力的战争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明初的军队编制里,一个百户就有铳手十名,占了百分之十。到了明成祖年代就有了神机营,它是专业的火器部队,比欧洲军队使用火器还要早。比如明代的名将戚继光的部队里,使用火器的士兵竟然有一半。

明代的火器有从西方进口的也有自己制造的,说明此时的东西方技术、贸易交流还是很发达的。其中,佛朗机火炮是进口武器中的代表。而虎蹲炮则是国产武器中的佼佼者。

这时候欧洲人还没有来到东方殖民,东西方的贸易主要是经过阿拉伯人之手,这其中就有火器的交流,东西方的造船技术也是通过阿拉伯人有交流。此时的泉州就有不少阿拉伯人定居。

。。。。。。

刘家现在有三门炮,是一种很小的火炮,它有个名字,就是上面说的“虎蹲炮”,这名字是形容炮的外形像一只老虎蹲在那里。

这种炮多是青铜铸造的,因为铸铜比铸铁更容易达到尺寸精度,同时青铜的韧性强度比铸铁好,这是受炼钢技术低的限制,如果有好的冶炼技术,使用铸钢可以降低成本,并且性能更好。从中国制造火炮的历史看,到了明代末年钢铁冶炼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能铸造出性能更好的火炮,比如著名的红衣大炮,也有叫红夷大炮的。

虎蹲炮的口径多在两寸上下(66毫米),刘家的炮口径小,只有一寸半(50毫米),是最小的炮。炮筒长度两尺多(不足一米)。为增加强度,炮筒子外面加了几道箍(5、6、7道箍)。炮架是一个带两只虎爪的支架,用铁箍套在炮筒子的前端支撑起来获得基本仰角。这种简易炮架使得调整发射角度笨拙,也不能太精确。它的整体外形就更像是老虎蹲在那里,所以叫做虎蹲炮。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再生于明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