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三国可以这么读

来源:掌中云

状态:已完结

作者:远征

主角:p民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由此可见董卓这人不仅多疑,而且还很愚蠢!试想一下如果当初这两人不保举袁绍为渤海太守,只怕人脉深厚一呼百应的袁绍早就反了!

紧接着李儒又出了个更损的点子:主公,现在我们可是缺钱又缺粮,肿么办?我看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那些富户都杀了,杀富济……济我!这个点子可是缺德叫缺德他妈开门——缺德到家了,这不仅仅是掠夺民财,而且把人家的性命也葬送了!谁知董卓居然还很高兴地接受了!

真是衣冠禽兽啊!

董卓的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洛阳的富户被以“反臣逆党”的罪名迅速杀光,百姓统统被军队押着奔赴新京长安,走得慢的就会立即被处死!这种悲惨情景酷似太平洋战争时期的发生在东南亚的“巴丹死亡行军”。官民建筑统统被放火烧掉;百姓的妻子女儿都被乱军奸污,粮食也被掠夺。皇陵和民陵都被大肆发掘。而负责掩护的将领赵岑也迅速投降,献了汜水关。

董卓这强盗当得也太没水准了,太简单粗暴!你不是号称大汉皇朝的第一忠臣嘛,发掘当朝皇帝祖宗的陵寝是何忠义?

而董卓搞的“焦土政策”还是有点儿效果的,反董联军在被烧成废墟平地的洛阳遇到了暂时的困难。曹操提议赶紧追杀,袁绍和其他十六路诸侯尽皆反对。曹操不听,带着自己那点儿部队杀了过去,结果大败。

看来聪明狡黠如曹操者此时太性急了!试想一下,迁都长安本来就是件很麻烦很危险的事,董卓怎么可能不着意防备?再说董卓的实力还是很强,前面交战虽然输了几场,但都是“失了面子未失里子”,军力损失并不大!

紧接着十八路诸侯的私心又冒出来了——孙坚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传国玉玺,大喜过望,认定自己是做皇帝的料有做皇帝的命(程普挑唆的那些话也是包藏私心和祸心,可以说程普对孙坚的横死是有很大责任的),准备私藏了传国玉玺第二天就跑路。然而无间道哪里都有,发掘传国玉玺队伍中的一个军士是袁绍同志的小老乡,此人赶紧通风报信。结果第二天两人大闹一场,各不相让,差点火并。

这事儿又引出了额外两件事来:一件是逼得孙坚发了毒誓——这成了《三国演义》中认定的孙坚暴死的根源;一件是袁绍见孙坚坚决不交坚决不认账,便密令荆州刺史刘表半路截杀,务必夺宝归来。

袁绍此番说话很是理直气壮,口口声声道为国守宝,不能差池,实际上P民我坚决认为袁绍同样也是图谋不轨,想靠这块神奇的传国玉玺当皇帝呢!

第二天,战败的曹操回来了。袁绍为其置酒压惊,此时的曹操分析了一下天下大势,提出了战略构想,并毫无隐晦地表达了对诸路诸侯的不满。P民我反复研究,感觉曹操的战略构想还是很高明的!看来曹操的足智多谋名不虚传!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原来三国可以这么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