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剧组异实录

剧组异实录

来源:掌文

状态:已完结

作者:佚名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我精神大振,心怀自豪,仿佛一脚已经踏进大师的行列,不由地飘飘然起来。我连忙上前搀扶爷叔,爷叔甩开我的手,大踏步向前走,我和海叔趋步跟随,来到一处凉亭,爷叔坐下点上烟抽起来,海叔一瘸一拐地跟了上来也坐下了。我恭敬地站在一旁,听海叔向爷叔汇报。

海叔咳了一声,看看四周无人,却依然低声说:“爷叔,此地不宜久留啊!”

爷叔的脸色顿时也变得凝重起来,问:“遇到狠的了?”

海叔心有余悸地点头:“是双阴身啊!超度也无用,是铁了心要找替身!”

爷叔叹气:“冤孽啊!冤孽!要不是生前天大的冤屈,何至于如此!我活了那么大年纪了,也没见到几个!”

我听得毛骨悚然,又忍不住好奇地问:“什么叫双阴啊?”

海叔悄声说:“就是怀着孩子而死的!大人冤,孩子也冤,所以业力很大。”

我又追问:“是难产吗?”

海叔摇头:“可没那么简单呢!”

爷叔听罢低头不语,似乎在思考什么。

海叔请示爷叔:“我找到郑氏的后人了,要不要跟我去问问?

爷叔点头:“也好。”

于是我们一行三人返身去了村落。

这个村落大多数姓彭,据说只有一户姓郑,所以很容易寻访到。走到一幢破败的土屋前,海叔指指里面:“就是这家,只一个八十多岁老人独居,据说是墓主郑秋娥的侄子。”

门是敞开的,一条土狗象征性地叫唤了几声,想必这样的人家,连小偷都懒得光顾。我们三人一起进屋,老人眼神不好,摸索着迎上来问:“谁个?”

老人说话含糊不清,不过正巧门外有个年轻人经过,知道我们是剧组了,就热情地进来做翻译。初步交谈,我们得知郑家在七十多年前就举家搬迁,留老人的父亲,也就是郑秋娥的幺弟一房留下看守祖坟。搬迁的原因似乎是祖屋和祠堂失火,烧得干干净净。老人记得郑氏族人搬迁那年他才8岁,爹妈后来生的几个弟弟妹妹都夭折了,独剩老人一个,后来娶过妻,但刚过门就死了,老人也就没再成家,一直孤身一人到如今,靠村里五保户政策才勉强度日。

爷叔边听边叹息,直喊“冤孽啊!”

海叔和爷叔交换了眼神,爷叔点头允诺,海叔就问老人郑大爷:“郑秋娥是你大姑?你对她有印象吗?”

郑大爷说:“我大姑死的时候,我才六岁,我只记得大姑死的前一天还把我叫到她屋里,给我糖吃,第二天她就死了。”

海叔问:“是怎么死的?”

郑大爷似乎在努力回忆:“刚开始就说急病死的,记得她死前身体时常不适,吃饭没胃口。把肉都挑到我碗里。后来又说是吞金自尽。我奶奶说大姑命苦,拖到20多岁才订了亲,没过门男人就死了,大姑贞烈,就殉了夫。后来她婆家来人吊孝,夸赞我大姑是个烈女,一时十里八乡传为美谈,要给她立贞洁牌坊,后来一场大火,此事就作罢了。”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剧组异实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