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父愁者

父愁者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佚名

主角:朱桢,男二刘伯温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小祖宗,当心点儿。那头戴钢叉帽,身穿天青色贴里的老太监,翘着脚接过朱桢,慢慢把他放在地上,这才长舒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

也不知是吓得,还是殿下太沉了……

不好意思啊,添麻烦了。朱桢习惯性的道个歉。

谁知老太监闻言,一脸震惊的捂住嘴,然后道声罪,摸了摸他额头。哎呦,小祖宗咋这么客气了?恁这病还没好啊!

朱桢被噎了一下,讲礼貌被当成有病?看来自己得适应怎么做王爷啊。

要你教我……孤做事?他便把脖子一扬,不客气的瞥一眼这个娘娘腔的老太监。

是是,老奴孟浪了。老太监这下舒坦了。赶紧替自己解释道:

上月娘娘进了内安乐堂,殿下恁前番又……唉,这万安宫的坏事一桩接着一桩,老奴实在是吓坏了……

说着他拎起腰间绣小碎花的抹布,呜咽抽泣起来道:小祖宗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老奴怎么跟娘娘交代啊!

……看着老太监哭得梨花带雨,朱桢觉得好不落忍,竟也跟着掉下泪来。

来自小男孩本身的记忆有些模糊,朱桢只记得母妃胡充妃被打入了冷宫,前日自己又落了水。

也正是那次落水,让他得以李代桃僵了。

说‘李代桃僵’也不太对,两人更像是合二为一了。比如现在眼泪,还有想起母妃时的揪心难过,明显就来自于小男孩的感情。

唉,无所谓了,慢慢习惯就好了。

朱桢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他定定神,有心安慰还在哭鼻子的老太监,却一时语塞。

因为他才十岁,原先还有些浑浑噩噩,记性也差得要命。比如眼前这万安宫管事太监的名字,他都记不清省。

所以起先几日,他啥也不敢说,啥也不敢问。直到这会儿熟了,才打个哈哈问道:那啥,你叫老王还是老汪?

老奴姓汪,水王汪,贱名德发。老太监虽然有些心塞,却不敢再多嘴多舌了。

好的,老汪。朱桢点点头,终于憋不住问道:我母妃到底是犯了什么事?

唉,殿下你还小,等长大些就知道了。汪德发却摇摇头。

你又要教孤做事?朱桢粗眉一挑,故技重施。

哈哈哈!老太监还没说话,一把洪亮的笑声自万安门处响起。老六,你可算大好了!

朱桢循声望去,便见三个穿着圆领衮龙袍的年轻人,笑吟吟朝他走来。

当中一个戴着翼善冠、服色杏黄者乃他的大哥,大明太子朱标。其正值双十年华、身姿英挺,眉目间挂着发自内心的温和笑容,令人如沐春风。

标哥左手边,穿红色衮龙袍的,也是方才发声的那个——乃他的四哥,燕王朱棣。

朱棣此时才不过十五六岁,尚未加冠,一头黑发总束于后,个头却已经与大哥一般高了。

哥俩都是国字脸,但跟面如冠玉、眉目温和的太子相反。燕王面皮黝黑,浓眉大眼,表情和动作极为丰富,显得精力过于旺盛。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父愁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