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口述抗战史1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李幺傻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这就像,在健身房里训练出来的拳手,打不过在农田里摸爬滚打、皮坚肉厚的乡村拳师,超市货架上的袋装食品,没有乡村农家野菜的营养丰富。

29军每人都装备了一把大刀。

29军将士的个头基本都很高,赵登禹身高190厘米,挥舞起大刀来,几十个人也不敢近身。张自忠身高180厘米,体形魁梧,孔武有力。29军人人都会使大刀,而这些将领们更是刀术高手,他们个子高,力气足,势大力沉,小个子的日本人怎么会是对手。

据说,死在赵登禹刀下的日本人足有上百。

29军中常年有一批武术教官教授刀术,最著名的是河北镖师李尧臣。李尧臣为29军编了一套“无极刀法”,此种刀法简单易学,实战性强,深受欢迎。

那时候的中国军队普遍很穷,装备很差,为了弥补弹药的不足,都配备了大刀。参加过衡阳保卫战和桂林保卫战的桂军老兵骆首瞻说,他们连有一个士兵,每次人家休息,他总在磨刀,刀磨得非常快,把十只布鞋的鞋底摞放在一起,一刀下去,全部砍为两截,这么锋利的刀,砍在日本人身上,日本人怎么受得了?在一次战斗中,这个士兵独自与五名日本兵缠斗,四个日本兵的脑袋都搬了家,第五个吓哭了,枪一扔,跪在地上求饶。

我的外公是老八路,他也说过,和日本人格斗,大刀是最好的武器,一格一挡,大刀就奔向了日本人的身子,日本人想防都防不住。大刀使好了,几个日本人都不是对手。

然而,能把这样一把沉重的大刀挥舞起来,需要较好的身体素质。29军都是北方人,身材普遍高大,身体结实,而且这些人都是从连年战争中走出来的老兵。29军激战日军的喜峰口边,有一个惠民村,村民说,当年29军来到喜峰口的时候,每天早晨都在操练,几百人几千人在旷野一起练大刀,刀片挥舞,像下了一地雪花。29军战士都力气很大,他们休息的时候,比赛看谁能搬起打麦场的碌碡;29军士兵也身手矫健,他们抓着房檐下的椽头,一纵身,就上了房顶。

日军一来到华北,就遇到了精通武术的29军,只能说日本鬼子运气太差。

当时的日本关东军已经装备了飞机、坦克,而29军只能装备大刀。

为了用我所长,攻敌所短,29军只能采用奇袭和夜袭。

河北省迁西县溧阳镇喜峰口惠民村的老年人说,每一座阵地,都是白天日本人攻进来,夜晚中国人赶出去。日本人还在睡觉,枪都架在院子里,中国人就攻进来,很多日本人还是光溜溜的,就被砍死了。日本人的尸首堆得像山一样,这一堆,那一堆,架着火烧,浓烟滚滚的。

惠民村老人说的,这就是当年名震中外的喜峰口战役。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老兵口述抗战史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