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晚明导师

晚明导师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佚名

主角:苏灿马有序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苏灿将水车放在水池旁边,稍有风吹来,水车便会转动,水车会因为风力转动,将水流从池塘内舀出,流入到支流中,去灌溉后院的菜地。

小院的四周还是泥土路,苏灿打算在中央铺一条青石板路,两侧种植上草坪,这样会更沁人心脾。

第65章

不过这些事一步步来,他也不急于一时。

苏灿先去厨房草草的做了点早饭。

他端着早饭来到院落的石桌上,夏日的清晨,还不算太热。

苏灿边吃着早膳,边思索着。

当开中弊政被彻底解决之后,明帝国的财政压力就小了很多。

但还有一个困扰明帝国百年未曾得到解决的大事。

这件事贯穿明朝二百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直到亡国,都没有办法解决。

日益增长的藩王财政供给问题。

当初洪武皇帝开国定下藩王戍边之后,再经永乐削藩后,藩王的财政问题就已经开始初现端倪。

苏灿一只手拿着馒头,另一只手拿着毛笔,在小册子上缓缓写下削藩俸禄’四个字。

写完之后,他自己也微微惊讶了一番。

在这之前,苏灿的字就写的很漂亮,但今日他发现下笔之后,写出来的字更家灵动飘逸。

即便是平常的隶书,都极吸睛。

这简直将明朝的“台阁体’科举书写方式发挥到了极致,乌黑、方正、光洁、整齐,每一笔一划都苍劲有力。

但这一手字,让苏灿去科考,都不知在小考中能加多少印象分!

当然,在大比就没用了,因为明朝的大比施行誊抄制,字写的再好,落入到主考官眼中后,都是誊抄官的‘台阁体’

很快苏灿便将思绪辅正。

他看过明朝藩王演变史,到最后,因为宗室人口的激增,让明朝宗室制度积重难返。

但现在未必还不能改变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洪武时期,朱元璋拢共封了藩王,每一名藩王规定年俸禄一万石,虽然很多,但全国下来也只要供25万石粮食就够开支了。

但为何苏灿会如此看重藩王的问题?

其实最大的开支不是在这些藩王身上。

而是下面其他的宗室爵位。

明朝将宗室分为八级,最高位的是亲王,最低的是奉国中尉,每一位宗室的长子都可以继承爵位,而次子则要削一级爵位,但到了最低级的奉国中尉时,所有儿子都可以继承奉国中尉之爵位。

在弘治之前,明帝国的统治者其实就已经意识到藩王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他们才会层层削减俸禄。

可这样一套流程下来,明政府还是要负担高额的藩王宗亲俸禄。

虽然他们俸禄不高,但是架不住人多呀,虽然朱元璋时期明朝宗室一共58人,但是人口的增长速度却是爆炸般的。据《明神宗实录》的记载,万历二十三年(1595),宗室人口已经增长至十五万七千人,据《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记载,万历初年全国财政支出为一千八百五十余万两白银,而其中宗藩俸禄开支就高达五百五十多万两,比例将近百分之三十。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晚明导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