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大明第一帅

主角:朱慈烺崇祯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不管这个便宜老子做皇帝合不合格,但做为一个父亲来说,是一个好父亲,从点点滴滴来看,崇祯对自己的教导还是比较到位的,对自己的也是充满了殷切希望。

至于亡国后砍杀女儿的事情,朱慈烺表示理解,在那些习惯了抢掠的流寇攻下皇宫后,会如何去对待一个公主,不用说大家都知道结果。

最起码崇祯没有砍死他的三个儿子,这就证明他并非丧心病狂之人。

即便心中有些触动,但朱慈烺还是问:“父皇陛下,怎样才算长大?”

崇祯一愣,沉吟了一会儿,道:“有自己成熟的思想,独立有效的解决问题,学会忍耐和承受痛苦,这样才算长大。”

十七岁,这是个美好的年龄,而十七岁的崇祯皇帝,因为一系列的机缘,登上龙座,成为日薄西山的大明帝国的掌舵人。

此时内忧外患层出不穷,积重难返,帝国风雨飘摇,奄奄一息。

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勉力支撑了十年,才撑到了现在。十年的时间,他真正的长大了。

“父皇陛下,孩儿已然长大了。”朱慈烺认真道,他在争取。

如果真等自己身体长大了,大明也就凉了,自己的下场会很惨的。

闻言,崇祯笑了笑,也不生气,看了一眼一直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王承恩。

王承恩会意,从另一边的几份奏疏中抽了几份,呈给了崇祯。

崇祯接过后没有打开,直接转手递给了朱慈烺,让他分析和提出建议。

其中一道奏疏是从宁夏发来的,驻守宁夏的士兵,因兵饷无措,发生兵变。

饥兵群起围攻官署,巡抚右佥都御史王楫因不能措饷,饥兵索饷无着,乃鼓噪而杀之。

兵备副使丁启睿率军镇压,捕获为首者七人,立即处斩,兵变才被抚定。

还有几道奏疏表达的意思差不多,有不少地方又发生大饥荒,这些灾民没有粮食吃,只能食树皮、草叶,树皮、草叶,吃完了就互相吃人。

山西、河南南阳饥荒尤为厉害,其中唐王朱聿键奏河南南阳饥,甚有母烹其女以食者。

朱慈烺看了批红,崇祯下诏发三千五百金赈济山西、河南南阳,并免山西被灾州县新、旧二饷。

这让他眉头一皱,三千五百金也就几万两银子,到下面估计也被盘剥的剩不了几个子,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就像崇祯四年的时候,陕西饥荒,崇祯派遣御史吴甡带十万金赈灾。

结果到了地方,被一层层的盘剥,真正用在赈灾上的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如此贪污,难怪陕西的农民起义不断。

崇祯皇帝想让朱慈烺认清现实,于是开口说道:“皇儿,你对这些奏疏可有何看法?”

朱慈烺说道:“皇儿看了这几份奏疏,其根源其实就是缺钱。”

崇祯点了点头,对朱慈烺能一针见血的看出问题所在很满意。

看到崇祯赞同,朱慈烺又接着说:“皇儿认为,国库要想增加财赋,应该开源,如鼓励经商,收取商税,但不能做杀鸡取卵之事,可根据商人的盈利情况,制定相应的税制,不得随便的增派等。”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魂穿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