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李响的奋斗

李响的奋斗

来源:微小宝

状态:连载中

作者:中跃

主角:李响高加佳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比比过去住抗震棚担惊受怕的日子,可琪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在一天天好起来。尤其是李门升任派出所某某片的“片长”之后。看那趋势,他还能再升。李门文化不高(名义上高中毕业),实心眼儿,听话,不多言,肯干,肯吃苦(当过知青嘛)。这种人往往是当官的料子。可琪对丈夫的未来很是充满了信心。可琪常常庆幸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了人。

可琪是这么盘算的:假如李门再升──升派出所副所长,大约需要两年时间。即使不升,片长作为派出所的“中层干部”,住房待遇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至少可以调一处不怕淹水的套房。房子可以等,但孩子不能等了。眼看小李响已经9岁了,马上要升三年级了。9岁的孩子学琴已经晚了。若再不学,就更晚了。她也不想让孩子学成什么样儿(将来又不想靠钢琴吃饭)。她只是看到小城这两年渐渐掀起了一股钢琴热,周围的同事、朋友家的孩子都在学琴,说是要培养孩子的高档素质。

都说未来有出息的孩子离不开两样东西:电脑和钢琴。邓大爷都说了:电脑要从娃娃抓起──儿子学校的教室里到处贴着这样的标语。别人都“高档”了,你还能“低档”吗。那些条件不如自己的人都嚷着学钢琴了,你近水楼台甘于落后吗。何况钢琴并不要自己花钱去买。老师嘛也能找到又好又便宜的。再说还有省城的外公做坚强后盾……

盘算来盘算去,方方面面综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都是:钢琴可以进门了。小李响的外公为此来小城实地“考察”了一趟,回去后表示同意。说正好他们音乐学院服务公司也倒卖钢琴,经理是他的学生。老头儿虽已退休,但人在人情还在,硬是用进价买了一架“王子牌”钢琴,并要求人家送货到家、并免费调音。

说实在的,开始可琪并没有当真。小李响对钢琴可能是见惯了(外公家、他的表哥表姐家都有钢琴,除了大表姐小柴考了个8级以外,其他几个都没有考级),他对“王子”的进门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惊喜。可琪在动员他学钢琴时是这么说的:公公送你一架钢琴,你弹着玩玩好吧?小李响就问:一天要我弹几个小时啊?当妈的想了想(可能是想起了过去自己小时候的遭遇),说:随你,有兴趣一个小时也行,半个小时也行。要是我没兴趣呢?没兴趣就不弹。当妈的说的很干脆。

开始可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

不管怎么说,大多数学钢琴的学生学音乐并不是为了求职谋生,而是作为一种娱乐的手段──这也是一切音乐、古典的或其他的音乐最原始的目的。──约翰.汤普森

……

作为故事的背景,60年代这个江滨小城号称有“五朵金花”,可琪所在的绵纺厂就是其中一朵。到了70年代的时候,棉纺厂却成了麻将城市最大的“困难企业”。35岁的可琪因为“在艰苦岗位上(挡车)超过十年”,也被列入“优待内退”的队伍:不上班,只发基本工资。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李响的奋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