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较量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徐舒

主角:厉海徐根宝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有人曾经说过,自从有了女儿,就做好了随时为她去死的准备。这种心情恐怕只有女儿的人才能理解。保护女儿需要金钱,更需要智慧。毕竟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着无数的诱惑。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世界对女孩的恶意,远远地超过男孩。而女儿在社会上的底气,基本上来自父亲。作为父亲,厉海希望自己的女儿,小时候不会被人以一颗糖果哄走,长大了,也不会离开了男人就流落街头。厉海最反感说女孩的一句话,‘干的好不如嫁的好,’这简直是对女孩最恶毒的岐视。女人确实可以通过自己的性别优势,在生意场、官场减少十年奋斗。然尔,一切命运的青睐,都是有代价的,不因为你是女孩,就无条件地赠与。将命运交给别人,赌的概率就很大了。

为了女儿,厉海曾经硬着头皮找过陈厅长,想请厅长与市局的局长打个招呼,把老婆调到学校辖区的公安分局。市局的局长对厉海说过,监狱系统想调到市局的人很多,市局编制紧张,曾经定过原则上不接收司法系统的人。你的夫人,可以破例,但,最好厅里的主要领导发句话,给我一个上会时提出来研究的理由。陈厅长听了厉海的请求后,半响说了一句:“两个人都在公安机关干什么?”

付厅长却不声不响地把这事办了。老婆调到汪庄后,就可以坐厅里的大巴接送车上班,从汪庄走路到女儿上的小学只有五分钟的路程。

有人说,男人有三大幸,第一幸是读书时碰到一个好老师,第二幸是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一个好领导,第三幸是成家后娶到一个好老婆。这三类人都可以改变男人的前途命运。厉海觉得自己很幸运,大学快毕业时,他决定考研究生,系主任找他谈话了:“我劝你先不要考研究生,现在有多家单位到学校招人。有好的工作就先去工作。研究生每年都可以考,好单位却是可遇而不可求。”厉海道:“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新闻单位在省里的分社和省级媒体,我是想去,但不想陪太子读书,有限的名额听说早已被内部人瓜分了。考现代历史的研究生,自我感觉还是有把握的。”系主任说:“公安厅要在省内高校选招一百名优秀的大学生,我们糸有一个名额,我想推荐你去公安厅。你先听我说,中央新闻媒体对学新闻的人来说,当然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你的特长是出手快,文笔很好,擅长写大块文章。这样一来,你的竞争对手就是资深记者。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人材济济,版面像足球门,四周都站满了人,你很难脱颖而出,更何况我们现在做新闻的环境不是很理想。你的文字水平,到公安机关就是大梁。你看看公安部办的《人民警察报》上记者写的报告文学,水平真的不敢恭维。公安是座产新闻的富矿,你的专业特长完全有英雄用武之地。在中国,有两大系统对宣传工作特别重视,一是军队,二就是公安。文章写的好的人,受人尊敬而且地位很高。《高山下的花环》作者李存葆,军衔是少将。公安这边,写新闻立功的人不少。用我们专业眼光看,这些新闻报道实在是太业余了。你就是去写本报讯之类的豆腐块,也可以把公安的笔杆子甩出几条大街。”听老师的话进了公安后,厉海越来越感到老师对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真正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想当初刘源如果不从河南省的副省长位置去军队当少将,成为副国级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红与黑---较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