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龙魂名将录

龙魂名将录

来源:掌中云

状态:已完结

作者:边北狼王

主角:孟落日,苏妲己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王维

生平:西施,原名施夷光,出生于春秋末越国苎萝(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苎萝地区)。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

结局:据说范蠡一是喜欢西施的美貌,二是怕勾践像夫差除掉伍子胥一样杀掉自己,就在吴国灭亡后挂印而去,带着西施泛舟西湖而去,后来范蠡成为陶朱公,富甲天下。

相貌:西施是个浣纱的女子,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流传开来。中国历史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上榜理由: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自古红颜祸水,美人很少能够善始善终,西施则结局圆满,功德兼备。

吐槽:貌似对西施同志的反面评论不多,不知道吴国的后人怎么看……

4、虞姬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

生平:虞姬,名虞。秦末虞地(江苏吴县)人,一说名为全名虞妙弋。有美色,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项梁死,项羽为次将,施升上将军,虞姬与项羽形影不离。宋词词牌《虞美人》就得名于虞姬。

结局: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项羽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虞姬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今安徽灵县东南有虞姬坟。

相貌: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国色天香。

上榜理由:霸王别姬的一幕连同四面响起的楚地歌声见证了一代红颜的香消玉损。

吐槽:这美女真不容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找了个真男人的爷们,也未必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啊……

5、王昭君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王昭君

生平:王嫱,号昭君,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的。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龙魂名将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