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想出来的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张振鹏

主角:苏叔阳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随着疾病谱的演变,心境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心境决定健康。

心态对于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心态是一个人全面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心态与心境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呢?心境是心态的核心和基础,心态是心境的生动表现。要想心态好,还得心境好。实际上,说到底,在日常生活中,这两个词的内涵是一样的,常常混合使用。如果只是基于保健的目的,而不是进行学术探讨,这两个词是完全可以相互替代的。

在开篇语中,我们已经讨论过,保健包括生理保健和心理保健。从理论上讲,两者应该并重。但是,基于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传染性疾病以及感染损伤性疾病的医治相对容易,它们对人类的威胁已大大减小,并且社会大众亦对生理保健相当重视,诸多因素使得维护生理健康的难度迅速降低。与此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产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日益突出。

从疾病谱的演变也可以看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导致的不良心境已然成为疾病谱中头几位疾病的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心境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心境决定健康。

我们知道,心境是一种微弱而又较为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我们整个心理活动的背景。我们随时都处在某种心境之中,它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这已勿庸置疑。然而,我们为什么要将心境置于一个如此之高的地位,并且提出心境决定健康的观念呢?这就不得不从现代医学对健康的认识说起。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应当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认识健康。而这三个方面对健康的影响均与心境密切相关。从生物学方面讲,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心境,使人产生焦躁、忧虑、抑郁、烦恼等不良情绪,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削弱或破坏某种或某些生理功能,导致心身疾病。

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指出,正是通过对心境的影响,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才得以实现。通过影响心境,不良的心理刺激和社会刺激对心理功能造成不良影响,促使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对生理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如头晕、头痛、耳鸣、失眠(神经系统)、心跳心悸、血压升高(循环系统)、腹胀嗳气、腹泻便秘(消化系统)等心身疾病。

可以说,心境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桥梁。有人说,健康状况是心境的晴雨表。可见,在新的医学模式下,提出心境决定健康这样的观点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健康是想出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