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密码1·七星聚会

来源:掌阅

状态:已完结

作者:周茂全

主角:李虎郑雯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公元 1997年 9月,著名考古学家童恩正教授在美国逝世前夕,曾得到一幅神秘的“巴人图语”,隐约发现巴人失踪的蛛丝马迹。公元 2006年 8月,在中央电视台著名的鉴宝节目演播现场,惊现一只巴人石雕虎形器,从此引出一个个疑团,最终揭开巴人失踪的惊天之谜。而这一切,恰与三峡工程迫在眉睫的蓄水日期密切相关。

01

1997年 9月 20日上午 9时。美国康涅狄克州 Middletown医院。中国著名考古学家、科幻小说家、巴人研究权威童恩正教授,因换肝手术失败猝然离世,享年 62岁。 —这是当时国内外媒体众口一词的标准报道。然而,童恩正教授的弟子,当时正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作访问学者的郑若愚教授,却知道这里面隐藏着一段十分离奇的遭遇,让童教授的去世成为一桩神秘疑案。前一天,即 9月 19日中午,郑若愚接到了导师从医院打来的紧急电话。

满怀疑虑的他,从波士顿的剑桥城急匆匆地赶到医院时,已是傍晚。郑若愚在病房里和导师密谈了两个小时。这也是他和导师在一起的最后两个小时。一见面,导师就从贴身的衣袋里取出一张纸片。郑若愚接过,小心展开一看,只见上面画有两排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神秘符号,心中不由微微一惊。他立即认出,这就是号称“天书”的“巴人图语”。这些符号线条流畅生动,充满原始的古朴美。

郑若愚不知道导师是从哪里得来的这张图符,为什么此时此地还要藏在贴身的口袋里,并屏退他人,秘示给自己。作为一个考古学家,尤其是作为童恩正的得意弟子,郑若愚对“巴人图语”的形象是非常熟悉的,但对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仍是望而生叹。

他惊异地发现,纸片上有几个字符还是第一次见到。

导师问:“认得吗?”

郑若愚苦笑着摇摇头。

原来,童恩正教授自七年前赴美国教学以来,在繁忙的学术活动空隙,一直潜心研究“巴人图语”。近来忽获灵感,对一些字的释读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他并没有急于公布自己的发现,他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两天前,忽然有一个自称是澳洲籍的青年华人拿来了这张纸片,想请童教授弄清其中含义。当时,那年轻人彬彬有礼地走进办公室,教授莫名其妙地感受到一种阴冷的气氛,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戒备。及至见了那纸片图符展示的内容,又暗暗心惊。

但他未动声色。整件事情来得太突兀,还有几分神秘诡异。童教授决定,必须弄清事情背景以后,才能确定内容能否透露,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对来人说:“能否告诉我这些符号的出处?”来人吞吞吐吐地说:“这是我家祖传的一本古籍里夹着的一张纸片,上面画着这些符号。也不知是什么年代由何人放入的,一直没人懂得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原本以为不过是一些毫无意义的随手涂鸦。传到我手里后,出于好奇,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反复揣摩,觉得和考古界正在研究的‘巴人图语’有些相像。我了解到,您是这方面的顶级专家,所以专程越洋而来,想请您看看,能不能解出它的意义。”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巴人密码1·七星聚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