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号角: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小说大结局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23-10-30 编辑:小编

三线建设要落实。铁路建设队伍要在9月底到达工地,计委、经委成立落实小组,楼堂馆所要利用起来为三线建设服务。

三线的调整要立即行动。留下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保证提高产量。

基本建设投资,首先要保证三线建设的需要,其他方面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工业生产,不论三线还是一线,都要发展。三线建设的中心是成昆线,要成立铁路指挥部、西南筹建处、后方支援小组,要什么给什么。西南建设以攀枝花为中心,重庆周围搞成一个小体系。在后方搞的厂子,一定要采用新技术。

10月30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并下发了国家计委提出的《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这个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提出的三线建设总目标是:“要争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

“三线建设”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谓“三线”的范围,一般的概念是,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共13个省区;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

“三线建设”的决策是中央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决策部署。当时国际环境十分紧张,使长期没有战略后方的中国感到十分不安全。

三线建设虽然是以战备为中心,实际上初步改变了国家工业东西部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建成了一批以能源交通为基础、国防科技为重点、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相配套、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后方基地,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促进了内地省区的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给西部以后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通过三线建设,建成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业交通企业、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基本形成了交通、电力、煤炭、化工、石油、建材、钢铁等生产部门相互配套的体系 并且与地方中小企业连成了一个生产系统,同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生产指挥系统。

三线建设共建成了成昆铁路、湘黔铁路、焦柳铁路、 襄渝铁路、川黔铁路、贵昆铁路等许多铁路,同时还配合铁路建设,建成许多公路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落后的状况,为我国的西部地区的矿产开发、产品流转、工业建设、国防建设创造了交通条件。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前进号角: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小说大结局在线阅读
返回顶部